由於在先前的印巴衝突中處於劣勢,印度近期不斷璇找機會,試圖加強自身的國防實力。就在此時,俄羅斯向印度提供了便宜的蘇-57E 報價清單,並承諾向印度提供「開放源代碼」的優惠,但印度卻要求蘇-57E 必須裝備包含氮化鎵雷達在內的印度製電子設備,否則將不會同意採購計畫。有中國專家分析認為,印度可能想在加強軍事實力的同時,降低對外國產品的依賴,並提高各種軍備的兼容性、簡化後勤運營的複雜程度。
《騰訊網》軍事專欄作者「陶慕劍觀察」發布文章指出,俄羅斯為了提高蘇-57E 對印度的吸引力,承諾在印度購買戰機後向其開放戰機的「完整源代碼」,確保印度未來具備自主生產蘇-57E 機載設備與武器的能力。然而,印度方面卻進一步向俄羅斯提出要求,希望俄羅斯能將印度研發的氮化鎵雷達「客製」到蘇-57E 上,取代原先採用的 N036 「松鼠」有源相控陣雷達。
全站首選:蘑菇雲升起!俄軍投1.5噸制導溫壓彈 陣地烏軍瞬間「人間蒸發」
「陶慕劍觀察」表示,雖然 N036 「松鼠」已經是俄羅斯目前最先進的機載雷達之一,但其仍為砷化鎵技術的產物,比目前國際主流的氮化鎵技術「落後整整一代」,認為印度希望透過雷達升級的方式,加強蘇-57E 的實際戰鬥能力。
「陶慕劍觀察」分析稱,印度想要「客製」蘇-57E 的主要原因,與該國空軍目前面臨的巨大壓力有直接關聯。「陶慕劍觀察」指出,印度自數年前就開始推行「自力更生的印度」計畫,試圖減少自身國防設備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並持續培養印度本土的國防工業能力。其中,氮化鎵雷達的研發更被印度政府列為重點開發方向,包含印度國產的「光輝」戰鬥機以及從俄羅斯購買的蘇-30MKI 戰機都已經先後裝備了氮化鎵雷達。
「陶慕劍觀察」表示,雖然印度實際使用的軍備種類數量繁多,但如果各種現役戰機都能採用印度的國產雷達,不但能降低外國供應商拒絕提供零件時可能遭遇的風險,也能簡化印度的後勤維護與保養,甚至可能從雷達出發,達成連武器都使用印度國產的目標,進而降低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
但「陶慕劍觀察」指出,印度目前仍不具備生產高純度鎵的能力,且氮化鎵雷達中的 T/R 組件也須仰賴以中國為主的外國進口,甚至就連關鍵的稀土磁鐵都是目前中國進行出口管制的產品。「陶慕劍觀察」強調,在印度不具備完整自主生產氮化鎵雷達的背景下,即使印度真的在蘇-57E 上安裝了印度國產的氮化鎵雷達,也無法降低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性,認為印度政府此次「討價還價」的行為可能無法確實滿足本國的目標。

該名專家指出,目前印度已將國產的光輝戰機以及俄羅斯的蘇-30MKI 戰機裝上國產氮化鎵雷達,認為印度可以透過統一設備的方式,降低後勤補給與維護的複雜性。但該名專家也認為,目前印度不具備完整生產氮化鎵雷達零件的能力,質疑印度仍須仰賴外國的供應鏈。 圖:翻攝自 騰訊網 陶慕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