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強化不對稱作戰戰力邁出新一步。國防部於 8 月 5 日證實,首批向美國採購的「阿爾提烏斯-600M」(Altius-600M)型巡飛彈(自殺式無人機)已於 8 月 4 日正式交付國軍陸軍,標誌著「獵鴞專案」進入實質部署階段。

這批無人機為台美軍售的一部分,是在 2023 年 5 月由媒體首次披露,國軍以「獵鴞專案」代號進行採購,針對微型自殺式無人機展開部署。2023 年 6 月,美國國務院批准這項總額約 3.6 億美元的軍售案,其中包含 685 架「彈簧刀-300」人員殺傷型無人機、101 套火控系統,以及 291 套「阿爾提烏斯-600M-V」反裝甲型無人機。

現正最夯:川普宣布在美設廠免課100%半導體關稅!台積電創新高 財經作家:提醒1項利多

根據公開資料,「阿爾提烏斯-600M」原由美國 Area-I 公司研發,後被安杜里爾工業(Anduril Industries)收購,成為該公司核心產品之一。該型無人機具有高機動性與模組化設計,能依任務需求搭載戰鬥部、感測器、電子戰與通訊模組等,適用於多種平台,包括陸、海、空載具,最大起飛重量約 12 公斤,續航可達 8 小時,戰術靈活性極高。

阿爾提烏斯-600M。 圖:翻攝自騰訊網

國軍此次接收的版本為「600M-V」,屬反裝甲用途,特別強化了作戰範圍與感測能力,能在敵軍尚未發動攻擊前精準打擊高價值目標,進一步提升我方在第一擊反制上的自主能力。

國防部長顧立雄曾於 2023 年底表示,根據兵棋推演結果,現有 291 套配置仍「遠遠不足」,盼能逐步擴充至超過千架以上,並強調這類武器對於延伸戰略縱深、削弱敵軍機動能力極具戰略價值。

此外,台灣國防科技能量亦同步發展。國防部旗下中山科學研究院目前正自主研發具反裝甲能力的 FPV(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雖尚處於原型機階段,但此舉顯示台灣在無人機作戰系統上正積極朝國產化邁進,打造結合美製技術與本土創新的雙軌防衛模式。

分析人士指出,面對區域安全情勢持續緊張,台灣推動非對稱戰力的擴編與技術升級,有助於嚇阻潛在侵略,並強化自身防衛能力。自殺式無人機結合機動、隱蔽與成本效益,已成為現代戰爭的重要新利器,台灣此次部署,意在為未來可能的衝突建立更穩固的防禦基礎。

國防部與美國Anduril公司雙方代表合影。   圖:翻攝自國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