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初期也能規劃未來醫療安排。衛福部宣布,自114年5月1日起,擴大「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費」的健保給付對象與通路,開放門診與基層診所申報,並納入輕度失智症與高齡多重慢性病患者,預估將有約180萬人受惠。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具表達能力者可簽署醫療決定,完成者由健保給付3,000點,已申報155人次。
為提升可近性與服務對象,自5月1日起,適用對象新增「65歲以上重大傷病病人」,以及「參與健保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或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之65歲以上多重慢性病病人」。整體適用對象包括:
1) 65歲以上重大傷病且需安寧療護者
2) 輕度失智症(臨床失智評估量表0.5至1分)
3) 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4條第1項第5款公告之疾病
4) 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個案
過去僅限具行為能力之住院病人,修法後也開放門診及基層診所皆可申報,讓更多人可及早規劃未來的醫療決定。目前全國共285家醫療機構提供此項諮商服務,健保署提醒民眾,可透過健保署全球資訊網查詢合作院所(路徑為:首頁>健保服務>健保醫療服務>院所查詢>健保特約醫事機構查詢),或下載健保快易通APP進行查詢。進入APP後點選「就醫院所查詢(清單)」,選擇加入計畫類別「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醫療機構(同衛福部名單)」,再點選查詢即可。
石崇良強調,預立醫療制度有助於尊重病人醫療自主、體現醫療人權,同時也能讓家屬理解病人意願,減少家屬在緊急狀況下的心理壓力與道德負擔。透過制度落實,期盼台灣能建立一個更有人性與尊嚴的末期照護體系。

為提升可近性與服務對象,自5月1日起,適用對象新增「65歲以上重大傷病病人」,以及「參與健保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或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之65歲以上多重慢性病病人」。 圖:健保署/ 提供

目前全國共285家醫療機構提供此項諮商服務,民眾可下載健保快易通APP進行查詢。進入APP後點選「就醫院所查詢(清單)」,選擇加入計畫類別「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醫療機構(同衛福部名單)」,再點選查詢即可。 圖:健保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