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衝突暫獲歇息,印度成功在美俄兩強之間取得難得平衡,獲雙方軍事與經濟支持,外界形容其為「最大地緣贏家」。

過去印度與俄羅斯軍事合作密切,冷戰期間便是蘇聯最大武器買家,至今仍有逾七成軍備為俄製,從S-400 防空系統到「布拉莫斯」導彈皆為雙方聯合開發。俄烏戰爭爆發後,印度更大舉掃貨俄油,日均進口達 200 萬桶,雙方以盧比結算,俄羅斯也藉此突破西方制裁

精選報導:恐要槍斃很多人! 驅逐艦下水意外船底破孔 金正恩現場怒罵 : 「犯罪行為」

印巴兩個擁核國博弈。(巴基斯坦核彈,示意圖) 圖:翻攝自《騰訊網》「海事先鋒」

與此同時,美國積極拉攏印度,強調印太戰略夥伴關係,並簽署後勤協議、軍售無人機與高端戰機。華府更推動高科技合作,涉及晶片、AI 等領域,打造「去中化」供應鏈。

軍事方面,印度為全球最大武器進口國,俄美分別佔其軍購六成與兩成。俄方願轉移技術,美方則藉高價與附加條件綁住印度,使新德里成為兩國軍售爭奪焦點。

印度則持續維持「不結盟」姿態。圖 : 翻攝自第一軍情

地緣戰略上,印度地處印度洋與馬六甲要道,美俄均視其為牽制中國與中亞勢力的重要支點。印度則持續維持「不結盟」姿態,既參與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又未加入美英澳軍事聯盟(AUKUS),在中俄軍演中也保持距離。

據外媒分析指出,印度靈活外交策略成功換取能源、技術與軍備紅利,美俄則出於各自利益選擇「容忍」與「合作」。

過去印度與俄羅斯軍事合作密切,冷戰期間便是蘇聯最大武器買家。   圖:翻攝自騰訊新聞